8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2020版)
一、专业名称(中英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二、专业代码、学制
(一)专业代码:081301
(二)学制:本专业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6年。
三、授予学位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简介、专业特色及校企合作形式
(一)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办于1939年,办学历史悠久,是国家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建设专业和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该专业依托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授予权、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授权,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作为“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的核心学科之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本专业以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为知识结构的两大支撑点,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化学工程依托我校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解决过程工业中涉及工程及设备的开发、设计、优化和管理等的共性问题;化学工艺则通过过程工程技术制取各种化工、能源、材料、医药产品,并满足安全、环保法规。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研发能力。
(二)专业特色
2023白菜网站注册大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夯实化学工程、工艺学科基础上,实施宽口径培养,打通相邻专业的基础课,增大课程覆盖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理论基础,知识领域全面覆盖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和生物化工,知识的可迁移性强;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特别注重学生工程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突出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强调安全观念教育,着力工程意识塑造,实现“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校企合作形式
发挥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化工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化工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
五、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东盟、满足广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综合素质,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综合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化工领域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能在化工及相关领域,特别是在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与开发、生产与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预期毕业五年左右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培养目标1:能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2:能够在化工及相关领域,特别是在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等工作,成为科学研究人员、技术骨干和管理者等,并取得相应专业资质和职称;
培养目标3: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化工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和处理团队工作各项事务;
培养目标5: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提高职场竞争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
六、毕业要求(培养标准)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达到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的能力,即:
1.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其原理和方法解决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用于表述化学工程问题。
1.2 能够针对一个化工系统或化工过程建立或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1.3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化工领域工程问题。
1.4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化工过程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化工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化工过程中存在的复杂工程问题。
2.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科学理论,正确表达复杂化工工程问题。
2.3 能够认识到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有多种方案可选择,能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调研文献、标准、规范,分析化工过程影响因素,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化工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掌握化工工程和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分析和判断影响复杂工程问题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主要因素的能力。
3.2 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化工单元(部件)。
3.3 能够进行化工系统或化学工艺流程的设计,能优选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在可行性分析和工程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根据目标产品特征,通过调研,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2 能够根据所研究的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对象特点,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选择研究路线,制定研究内容,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搭建实验装置和系统,安全、合理、有效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数据。
4.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来自化工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建模、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化工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化工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化工工程软件与现代工程工具,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进行表达、分析、计算与设计。
5.3 能够针对化工领域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化学工程相关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化工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企业HSE管理体系,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分析和评价化工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化学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化工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以及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8.2 理解化学工程师的职业性质,能够在化工实践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职业道德规范,并自觉履行相关社会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能主动与其它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能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
9.2 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能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并合理分配成员角色与责任,能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具有责任和担当意识。
10. 沟通:能够就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工程报告、设计方案、陈述发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通过口头、文字、图表等形式就化工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表达和沟通,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内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 了解化工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化工专业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理解并掌握化工项目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化工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12.1 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能够适应行业及社会的发展。
根据以上12条毕业要求,本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要求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如下:
A. 知识架构
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积累,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系统的核心知识。
A1. 学生应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跨文化、国际化知识。对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具有一定了解。
A2. 学生应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化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化工思维方法、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前沿理论及其研究动态。
A3. 学生应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解决化学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并经历实际工业生产的训练。
B. 能力要求
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工程应用的能力。
B1. 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应具备快速掌握新知识领域概况的能力,应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至少一门外语的应用能力。应具备清晰思考和用语言及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B2. 学生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应当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注重加强对方法论的理解和运用,应具备化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化工设计等能力,应具备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关学科具体内容进行创新性学习新知识以及研究能力。
B3. 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具有运用化学工程与工艺理论和方法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运用化工技术解决化学工业实际中的生产、管理、开发和设计应用问题。
C. 素质要求
学生应当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及从事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素质。
C1. 学生应当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C2. 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学生应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应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能正确评价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系列国内外政策,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C3. 学生应当具有从事自然科学领域研究和开发的基本素质。恪守学术和工程规范,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敬业品质和团队合作意识,思维开阔,善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具有创新思想,并能付诸实施,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表1专业毕业要求对学校毕业要求基本标准的覆盖关系
培养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基本标准 |
毕业要求1 |
毕业要求2 |
毕业要求3 |
毕业要求4 |
毕业要求5 |
毕业要求6 |
毕业要求7 |
毕业要求8 |
毕业要求9 |
毕业要求10 |
毕业要求11 |
毕业要求12 |
毕业要求基本标准1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要求基本标准2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要求基本标准3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要求基本标准4 |
|
|
√ |
|
|
|
|
|
|
|
|
√ |
毕业要求基本标准5 |
|
|
|
|
|
|
|
|
|
√ |
|
|
毕业要求基本标准6 |
|
|
|
|
|
|
|
√ |
|
|
|
|
注:用√表示有对应覆盖关系
附:学校毕业要求基本标准:
1、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为人,品行端正,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现身科学教育事业的科学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才兼备。
2、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创新创业等领域的知识和素养,具有较强的外语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3、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相关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6、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对于实现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参见表2。
表 2 毕业要求与实现培养目标的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H |
M |
|
|
|
毕业要求2: |
H |
|
M |
|
|
毕业要求3: |
|
H |
M |
|
|
毕业要求4: |
H |
H |
|
|
|
毕业要求5: |
|
M |
|
|
H |
毕业要求6: |
|
H |
H |
|
|
毕业要求7: |
|
M |
H |
|
|
毕业要求8: |
|
M |
H |
|
|
毕业要求9: |
|
|
|
H |
|
毕业要求10: |
|
M |
|
H |
|
毕业要求11: |
M |
|
|
H |
|
毕业要求12: |
|
M |
|
|
H |
注:培养目标1……可用P1……PN代替,用H、M、L分别表示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度的高中低。
七、专业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导师课、研究型课程、讨论课程、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校内外合授课程、创新创业课等)
1. 专业核心课程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化工与制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化工设计基础、化工工艺学、化工导论、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1)化工热力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课程特色是: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课程紧密结合亚热带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化工热力学问题,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为广西自然资源深加工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思路、理论和方法;精心设计网络课程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主讲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充分发挥本学科国际交流的优势,自编双语教学辅助教材,采用合作探究式方法教学,既开阔了学生化工热力学领域的新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前沿专业知识的交流能力。
(2)化工原理
2023白菜网站注册大全精品课程,主要课程特色是:①课程组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理论教学多媒体化,坚持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的统一。 ②建立了课程理论体系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有保障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以“三传”为理论主线,以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原理和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计算能力为目标,以“认识实习—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以致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③实验内容形成了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交叉与融合的特点。科研成果与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相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以学生课外自学为主,指导教师课外辅导相结合的设计模式。强调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工程观和经济观的统一。
(3)化学反应工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白菜网站注册大全精品课程。主要课程特色是:重视“工程方法论”教育,强调科学思维方法及工程分析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亚热带生物质资源开发和保护利用的化学反应工程问题,采用“以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学生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化学加工形成高附加值产品提供思路、理论和方法;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既深化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又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不断开阔学生化学反应工程领域的新视野,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树立前瞻性的学术观点。
2. 特色、特设课程
(1)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全英文教学课程,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白菜网站注册大全精品课程。主要课程特色是:①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全英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既有前瞻性的学术观点,又有前沿专业知识的交流能力。②引导化工工艺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的基础上,能以较快速度阅读、理解并掌握英语原著的精神,培养以英语做习题、回答问题与进行讨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读、听和写的能力,熟悉科技英语的表达方式,有利于今后与国际同行的交流。
(2)导师制课程
导师制课程是指学生在第七学期实行导师制,每位学生由1位导师指导,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科学研究入门、专业实践指导等。学生必须提交1篇综述报告(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合格后取得2学分。
(3)创新创业实践
学生在第一学期至第八学期主持或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论著、研究成果获奖、获国家专利;参加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文体竞赛;参与学术会议、聆听学术报告、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等学术活动;学生注册公司、工作室、事务所等并成功经营达到一定时间,或是参加其他创业活动。学生在毕业学年第一学期提交相关申请材料,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认定。指定老师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2学分。
八、毕业要求、课程修读要求与选课说明
1.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6年。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50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必修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合计 |
学分数 |
27 |
8 |
23.5 |
36 |
15 |
14 |
26.5 |
150 |
课程类别 |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 |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
合计 |
学分比例 /% |
15.7 |
38.7 |
25 |
23.3 |
100 |
工程认证要求 /% |
>15 |
>30 |
>25 |
>15 |
|
备注:国标要求内容与学校表格不一致的,可将国标表格拆分单列。
3.学生修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并修完规定必须修读但不记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德、智、体、劳合格,即可毕业。满足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要求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 通识课程选课说明和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个层次,即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应修27学分,主要包括思政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课、体育、军事理论等。具体设置详见2020版课程计划表。请认真查看培养计划及推荐课表,按照要求选课。
(2)通识选修课累计应修学分不少于8学分,五大模块中模块1、2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其余3模块以及可任选课程组合,修读人文艺术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经济类或管理类模块至少应修1门课程。纯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其中《创业基础》《中文写作实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及公共艺术类课程为每位学生必修。
5. 课程选课先后关系说明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特定课程只有在完成先修课程后方能有效学习,否则会导致知识体系的混乱。一般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的学习应遵循先“学科基础课”后“专业课”,先“理论”后“实践”的基本规律。
6. 学门核心课选课说明和要求
学门核心课程应修学分数23.5学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大学物理I等。具体设置详见2020版课程计划表。请认真查看培养计划及推荐课表,按照要求选课。
7. 学类核心课选课说明和要求
学类核心课程应修学分数36学分,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与AUTO CAD(近机类)、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具体设置详见2020版课程计划表。请认真查看培养计划及推荐课表,按照要求选课。
8. 专业课选课说明和要求
(1)专业必修课程应修学分数14学分,主要包括化工导论、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综合专业实验等。具体设置详见2020版课程计划表。请认真查看培养计划及推荐课表,按照要求选课。
(2)专业选修课程应选学分数不少于14学分,打“*”课程为指定选修课,每生必修。学生可根据对化工理论学习的初步了解以及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和学习兴趣,制定自己的专业选修课选课方案,根据每学期的课业压力,合理安排专业选修课的选课进度。
9. 集中性实践课程选课说明和要求
集中性实践课程应修学分数26.5学分,主要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导师制课程、创新创业实践等。具体设置详见2020版课程计划表。请认真查看培养计划及推荐课表,按照要求选课。
(1)金工实习(2学分):在第五学期进行,由机械学院的工程实践中心安排。通过在学校工程实践中心的金工实习教学,使学生初步接触机器设备的制造过程,为学习后继课程及从事化学工艺及其过程装备设计与管理奠定必需的金工实践基础。主要实习内容有:了解金属的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和工具,夹具、量具和刀具,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对毛胚制造和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有一定了解;初步了解有关机械加工工程术语和技术文件等。
(2)认识实习(1学分):在第七学期末进行。通过认识实习,了解一般化工或相关行业生产过程和设备,为巩固和加深对化工原理上册内容的理解,为下册内容的学习及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生产实践基础知识,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日记、企业的实习鉴定报告及实习总结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
(3)生产实习(4学分):在第九学期中期进行,是继认识实习,又学了部分专业理论课后进一步向实践学习的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初步了解化工工艺、生产方法、流程和主要设备;结合生产现场,运用并巩固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收集必要的技术经济数据,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同时,学习工人、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及工厂、车间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日记、企业的实习鉴定报告及实习总结报告,进行实习考试,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
(4)毕业论文(设计)(10学分):学生在通过开题报告后即可进入毕业论文工作阶段,论文实验(设计)及撰写期间为第11学期,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毕业论文应当严格遵循化工学术论文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严禁论文抄袭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论文工作完成后,学院将组织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方可获得学分。
(5)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实践必修模块中的“创新创业实践”课为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在学校所要求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中获得得分项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后认定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社会实践要求每个学生在学期间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撰写一篇实践报告。
(6)本专业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接受“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劳动”,通过“普通话测试”科目的考核。
(7)导师制课程学分:实践必修模块中的“导师制课程”为2学分,每位学生由1位导师指导,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科学研究入门、专业实践指导等。学生必须提交1篇综述报告(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在本科第7学期开课,在毕业学年的第10学期(秋季)结课,并于结课后提交课程成绩。
(8)文献检索学分:实践必修模块中的“文献检索”为0.5学分,由图书馆文献检索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学会专业文献检索方法。
10. 学生可在本科阶段选修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课程(所选课程可认定替换通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学分,选课前需报教务处、研究生处备案,认定、替换方案由教务处审批)
11. 大学英语
实行4-8弹性学分制。普通本科生入学后在本课程两年正常修读期内需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或雅思、托福等国际权威英语等级考试)。学生的全国统考四级(CET4)笔试成绩≥480分或六级(CET6)笔试成绩≥450分,且至少完成和通过了2门共4学分的课程学习后,凭有效成绩证明即可申请以4学分完成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修读。此类学生在修读获得4学分后,仍可通过不同方式保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如自愿交费在正修课时间段内修读多于必修的2门大学英语课程(含基础英语类和高级英语类),或参加后续英语选修课程、双语专业课程、全英专业课程学习等,并可任选其中两门成绩最高的作为毕业课程成绩计算绩点。
两年正常修读期内未达到4学分制修读条件但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CET4达425分),从第三学期起可以不再修读基础英语类课程,而逐级修读更利于能力发展的高级英语类课程(高级英语(一)、高级英语(二)),直至完成8学分的必修课程学习。
两年正常修读期内未达到4学分制修读条件也未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只可以修读基础英语类课程,直至完成8学分的必修课程学习。
12. 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的若干建议
(1)均衡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学习阶段的前8个学期安排有大量的通识课程和学门核心课、学类核心课、专业必修课,课业压力较重。学生应注意均衡课业负担,谨慎选择其他选修课程或参与第二专业学习,预留充分时间以消化专业知识并完成相关课程的预习、复习及作业。建议在前8个学期每学期选修全校通识选修课以不超过1门为宜。
(2)根据学习兴趣选择专业选修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目的在于扩展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鼓励教师开展小班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方向,在仔细阅读每门课程的课程简介基础上,合理安排选课内容与选课进度,防止跟风选课或过早修完学分而放弃后置的专业选修课程。
大学英语(三)(四)设置在专业选修课模块,学生没有达到免修条件,需要修读大学英语(三)(四)的,这两门课程的学分不纳入专业选修课学分,专业选修课仅包含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达到免修英语条件的学生,毕业总学分最低要求为150学分。没有达到免修英语条件的学生,毕业总学分则是150(+2或+4)学分。
九、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将毕业要求细分为指标点,依据指标点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制定毕业要求实现矩阵,保证课程体系全部支撑毕业要求。
表4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 |
支撑课程体系 |
一级指标点 |
二级指标点 |
1.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其原理和方法解决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
1.1 能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用于表述工程问题。 |
高等数学B |
线性代数 |
大学物理I |
无机化学(二) |
工程制图(近机类) |
1.2 能够针对一个化工系统或化工过程建立或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
物理化学(二) |
化工原理(一) |
化工热力学 |
1.3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化工领域工程问题。 |
化学反应工程 |
分离工程 |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 |
1.4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化工过程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化工传递过程 |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化工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2.1 能够运用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化工过程中存在的复杂工程问题。 |
化工原理(一) |
化工热力学 |
分离工程 |
2.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表达复杂化工工程问题。 |
线性代数 |
物理化学(二) |
化学反应工程 |
化工传递过程 |
2.3 能够认识到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有多种方案可选择,能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
认识实习 |
毕业设计(论文) |
文献检索 |
2.4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调研文献、标准、规范,分析化工过程影响因素,并获得有效结论。 |
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 |
化工工艺学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物理化学实验(二) |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化工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3.1能够掌握化工工程和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分析和判断影响复杂工程问题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主要因素的能力。 |
化工工艺学 |
化工设计基础 |
有机化学(二) |
3.2 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化工单元(部件)。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分离工程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3.3 能够进行化工系统或化学工艺流程的设计,能优选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
化工工艺学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化工设计基础 |
毕业设计(论文) |
3.4 能够在可行性分析和工程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化工设计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根据目标产品特征,通过调研,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
化工原理(一) |
化工热力学 |
文献检索 |
4.2能够根据所研究的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对象特点,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选择研究路线,制定研究内容,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
化工原理实验(一)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毕业设计(论文) |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搭建实验装置和系统,安全、合理、有效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数据。 |
无机化学实验(二) |
分析化学实验(二)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物理化学实验(二) |
4.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来自化工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建模、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大学物理实验 |
电工电子学 |
金工实习(三)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化工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5.1 了解化工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 |
分析化学(二)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5.2 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化工工程软件与现代工程工具,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进行表达、分析、计算与设计。 |
电工电子学 |
工程制图(近机类) |
化工设计基础 |
文献检索 |
5.3能够针对化工领域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化学工程相关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
化学反应工程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化工原理实验 |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化工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6.1 了解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企业HSE管理体系,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
认识实习 |
生产实习 |
创新创业实践 |
6.2能分析和评价化工工程实践和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金工实习(三) |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7.1 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
形势与政策 |
化工导论(研讨课)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化学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化工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认识实习 |
生产实习 |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以及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8.2 理解化学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社会责任,能够在化工实践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职业道德规范,并自觉履行相关社会责任。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化工导论(研讨课) |
化学反应工程 |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9.1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能主动与其它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能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 |
体育(一)(二)(三)(四) |
生产实习 |
化工设计 |
劳动 |
9.2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能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并合理分配成员角色与责任,能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具有责任和担当意识。 |
化工原理实验(一)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创新创业实践 |
10. 沟通:能够就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工程报告、设计方案、陈述发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10.1能够通过口头、文字、图表等形式就化工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表达和沟通,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内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
毕业设计(论文) |
导师制课程 |
普通话测试 |
10.2 了解化工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大学英语(一)(二) |
化工导论(研讨课) |
化工工艺学 |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化工专业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Therm |
形势与政策 |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11.1 理解并掌握化工项目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化工技术经济 |
化工传递过程 |
化工过程的分析与合成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11.2 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化工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化工技术经济 |
化工设计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
12.1 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形势与政策 |
化工导论(研讨课) |
导师制课程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12.2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能够适应行业及社会的发展。 |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Therm |
毕业设计(论文) |
创新创业实践 |
(二)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将每个课程、教学环节单列,逐个梳理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保证课程体系全部支撑毕业要求。
表5-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课程、教学环节 |
学分 |
课程性质 |
毕业要求1 |
毕业要求2 |
毕业要求3 |
毕业要求4 |
毕业要求5 |
毕业要求6 |
毕业要求7 |
毕业要求8 |
毕业要求9 |
毕业要求10 |
毕业要求11 |
毕业要求1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2.5 |
必修 |
|
|
L |
|
|
M |
|
H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5 |
必修 |
|
|
|
|
|
|
|
H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5 |
必修 |
|
|
|
|
|
|
|
H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必修 |
|
|
|
|
|
|
|
H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
|
|
|
|
|
|
|
H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5 |
必修 |
|
|
|
|
|
|
|
H |
|
|
|
H |
形势与政策 |
2 |
必修 |
|
|
|
|
|
|
H |
|
|
M |
|
L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1 |
必修 |
|
|
|
|
|
|
|
|
|
M |
M |
H |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 |
2 |
必修 |
M |
|
|
|
H |
|
|
|
|
|
|
|
大学英语(一)(二) |
4 |
必修 |
|
|
|
|
|
|
|
|
|
H |
|
|
体育(一)(二)(三)(四) |
4 |
必修 |
|
|
|
|
|
|
|
|
H |
|
|
|
高等数学B |
10 |
必修 |
H |
|
|
|
|
|
|
|
|
|
|
|
线性代数 |
2.5 |
必修 |
H |
M |
|
|
|
|
|
|
|
|
|
|
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 |
3 |
必修 |
|
H |
|
|
|
|
|
|
|
|
|
|
大学物理I |
6 |
必修 |
H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必修 |
|
|
|
M |
|
|
|
|
|
|
|
|
无机化学(二) |
4.5 |
必修 |
H |
|
|
|
|
|
|
|
|
|
|
|
无机化学实验(二) |
1 |
必修 |
|
|
|
H |
|
|
|
|
|
|
|
|
分析化学(二) |
2.5 |
必修 |
|
|
|
|
H |
|
|
|
|
|
|
|
分析化学实验(二) |
1 |
必修 |
|
|
|
H |
|
|
|
|
|
|
|
|
有机化学 (二) |
3 |
必修 |
H |
|
M |
|
|
|
|
|
|
|
|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1 |
必修 |
|
|
|
H |
|
|
|
|
|
|
|
|
物理化学(二) |
5 |
必修 |
H |
M |
|
|
|
|
|
|
|
|
|
|
物理化学实验(二) |
1 |
必修 |
|
M |
|
H |
|
|
|
|
|
|
|
|
化工原理(一) |
6 |
必修 |
H |
H |
|
M |
|
|
|
|
|
|
|
|
化工原理实验(一) |
1.5 |
必修 |
|
|
|
H |
M |
|
|
|
|
|
|
|
电工电子学 |
4 |
必修 |
|
|
|
M |
H |
|
|
|
|
|
|
|
工程制图(近机类) |
3.5 |
必修 |
H |
M |
|
|
L |
|
|
|
|
|
|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2 |
必修 |
L |
|
M |
|
H |
|
|
|
|
|
|
|
化工导论(研讨课) |
1 |
必修 |
|
|
|
|
|
H |
|
H |
|
M |
|
H |
化工热力学 |
3 |
必修 |
H |
H |
|
M |
|
|
|
|
|
|
|
|
化学反应工程 |
3 |
必修 |
H |
H |
|
|
M |
|
|
M |
|
|
|
|
化工工艺学 |
2 |
必修 |
|
H |
H |
|
|
|
|
|
|
M |
|
|
化工设计基础 |
2 |
必修 |
|
|
H |
|
H |
|
|
|
|
|
|
|
分离工程 |
2 |
必修 |
M |
H |
H |
|
|
|
|
|
|
|
|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2 |
必修 |
|
|
|
H |
|
|
M |
|
|
|
|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2 |
限选 |
|
|
M |
|
|
H |
H |
|
|
|
|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2 |
限选 |
M |
|
H |
|
|
|
|
|
|
|
M |
|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
2 |
限选 |
|
|
|
|
|
|
|
|
|
M |
|
H |
*化工技术经济 |
2 |
限选 |
|
|
|
|
|
|
|
|
|
|
H |
|
*化工传递过程 |
2 |
限选 |
M |
H |
|
|
|
|
|
|
|
|
M |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必修 |
|
|
|
|
|
|
|
|
|
|
|
M |
普通话测试 |
0 |
必修 |
|
|
|
|
|
|
|
|
|
M |
|
|
劳动 |
0 |
必修 |
|
|
|
|
|
|
|
|
M |
|
|
|
文献检索 |
0.5 |
必修 |
|
H |
|
H |
M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 |
12 |
必修 |
|
H |
M |
M |
|
|
|
|
|
M |
H |
M |
创新创业实践 |
2 |
必修 |
|
|
|
|
|
M |
|
|
M |
|
|
H |
导师制课程 |
2 |
必修 |
|
|
|
|
|
|
|
|
|
M |
|
H |
金工实习(三) |
2 |
必修 |
|
|
|
M |
|
M |
|
|
|
|
|
|
生产实习 |
4 |
必修 |
|
|
|
|
|
H |
H |
|
H |
|
|
|
认识实习 |
1 |
必修 |
|
H |
|
|
|
H |
M |
|
|
|
|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1 |
必修 |
|
H |
H |
|
|
|
|
|
M |
|
|
|
化工设计 |
4 |
必修 |
|
|
H |
|
|
|
|
|
M |
|
H |
|
注: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支撑强度的含义是指该课程覆盖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多寡,H至少覆盖80%,M至少覆盖50%,L至少覆盖30%。表中教学环节是指课程、实践环节、训练等。
(三)课程设置明细表
1.通识教育课程(共35学分,其中通识必修27学分+通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116012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3 |
4 |
必修 |
1160120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2 |
5 |
必修 |
11614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3 |
1 |
必修 |
116105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3 |
5 |
必修 |
116011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2 |
2 |
2 |
必修 |
1160155 |
形势与政策 |
2 |
2 |
11 |
必修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1 |
1 |
5 |
必修 |
1070021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上)(下) |
1 |
1 |
1,7 |
必修 |
1070022 |
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 |
2 |
2 |
1 |
必修 |
1250021 |
大学英语(一) |
2 |
2 |
1 |
必修 |
1250031 |
大学英语(二) |
2 |
2 |
2 |
必修 |
|
体育(一)(二)(三)(四) |
4 |
1 |
1,2,4,5 |
必修 |
|
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 |
4.5 |
|
|
限修 |
|
创业基础 |
2 |
|
|
限修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
4 |
限修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1 |
|
4 |
限修 |
|
工程经济类或工程管理类课程 |
1 |
1 |
3 |
限修 |
|
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 |
1 |
|
3 |
限修 |
|
人文科学类课程 |
2 |
|
6 |
选修 |
2.学门核心课程(共23.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1110037 |
高等数学II(上) |
5 |
5 |
1 |
必修 |
1110038 |
高等数学II(下) |
5 |
5 |
2 |
必修 |
1110042 |
线性代数 |
2.5 |
2.5 |
2 |
必修 |
1110064 |
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 |
3 |
3 |
4 |
必修 |
1120083 |
大学物理I(上) |
4 |
4 |
2 |
必修 |
1120082 |
大学物理I(下) |
2 |
2 |
4 |
必修 |
1120031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2 |
4 |
必修 |
3.学类核心课程(共36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
无机化学(二)(上) |
2.5 |
2.5 |
1 |
必修 |
|
无机化学(二)(下) |
2 |
2 |
2 |
必修 |
|
无机化学实验(二)(上) |
0.5 |
0.5 |
1 |
必修 |
|
无机化学实验(二)(下) |
0.5 |
0.5 |
2 |
必修 |
|
分析化学(二) |
2.5 |
2.5 |
2 |
必修 |
|
分析化学实验(二) |
1 |
1 |
2 |
必修 |
|
有机化学(二)(上) |
2.5 |
2.5 |
2 |
必修 |
|
有机化学(二)(下) |
2.5 |
2.5 |
4 |
必修 |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1.5 |
1.5 |
4 |
必修 |
1040020 |
物理化学(二)(上) |
2.5 |
2.5 |
4 |
必修 |
1040110 |
物理化学(二)(下) |
2.5 |
2.5 |
5 |
必修 |
1040116 |
物理化学实验(二) |
1 |
1 |
7 |
必修 |
1043402 |
化工原理(一)(上) |
3 |
3 |
5 |
必修 |
1043403 |
化工原理(一)(下) |
3 |
3 |
7 |
必修 |
1043404 |
化工原理实验(一)(上) |
0.5 |
0.5 |
5 |
必修 |
1043405 |
化工原理实验(一)(下) |
1 |
1 |
7 |
必修 |
1021782 |
电工电子学 |
2 |
2 |
5 |
必修 |
1040033 |
工程制图与AUTO CAD |
3 |
3 |
1 |
必修 |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2 |
2 |
4 |
必修 |
4.专业核心课程(共1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
化工导论(研讨课) |
1 |
1 |
1 |
必修 |
1041239 |
化工热力学 |
3 |
3 |
7 |
必修 |
1040087 |
化学反应工程 |
3 |
3 |
8 |
必修 |
|
化工工艺学 |
2 |
2 |
8 |
必修 |
|
化工设计基础 |
2 |
2 |
8 |
必修 |
1045689 |
分离工程 |
2 |
2 |
7 |
必修 |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2 |
2 |
8,10 |
必修 |
5.专业选修课程(共14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1252503 |
大学英语(三)或通用学术英语(一) |
2 |
2 |
4 |
若未达免修条件,则需继续修读英语(三),如已达免修条件,鼓励修读高级英语(一) |
1252504 |
大学英语(四)或通用学术英语(二) |
2 |
2 |
5 |
若未达免修条件,则需继续修读英语(四),如已达免修条件,鼓励修读高级英语(二) |
1041237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2 |
2 |
5 |
限选 |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2 |
2 |
7 |
限选 |
|
*化工传递过程 |
2 |
2 |
8 |
限选 |
|
*化工技术经济 |
2 |
2 |
8 |
限选 |
|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Therm |
2 |
2 |
7 |
限修 |
|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
2 |
2 |
8 |
选修 |
|
波谱分析 |
2 |
2 |
7 |
选修 |
1041246 |
石油炼制工程 |
3 |
3 |
7 |
选修 |
1041864 |
可再生能源工程 |
2.5 |
2.5 |
10 |
选修 |
|
油气储运工程 |
2 |
2 |
8 |
选修 |
|
能源化工概论 |
2 |
2 |
8 |
选修 |
|
环境工程概论 |
2 |
2 |
5 |
选修 |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2 |
2 |
11 |
选修 |
|
工业催化 |
2 |
2 |
10 |
选修 |
|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 |
2 |
2 |
10 |
选修 |
|
生物化工基础 |
2 |
2 |
8 |
选修 |
|
化工综合课程专业英语 |
2 |
2 |
10 |
选修 |
|
数值分析(研) |
3 |
3 |
10 |
选修 |
|
高等化工热力学(研) |
3 |
3 |
10 |
选修 |
|
高等分离工程(研) |
2 |
2 |
8 |
选修 |
|
现代化工技术与发展(研) |
2 |
2 |
10 |
选修 |
6.集中实践必修(共26.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学时 |
学期 |
备注 |
……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
|
必修 |
|
普通话测试 |
0 |
|
|
必修 |
|
劳动 |
0 |
|
7 |
必修 |
|
文献检索 |
0.5 |
|
|
必修 |
|
认识实习 |
1 |
|
7 |
必修 |
|
金工实习(三) |
2 |
|
5 |
必修 |
|
生产实习 |
4 |
|
9 |
必修 |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1 |
|
7 |
必修 |
|
化工设计 |
4 |
|
10 |
必修 |
|
毕业设计(论文) |
10 |
|
11 |
必修 |
|
导师制课程 |
2 |
|
7 |
必修 |
|
创新创业实践 |
2 |
|
11 |
必修 |
十、协同育人培养方案
1. 协同培养的目标及要求
目标:学生通过企业实习,巩固和拓宽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专业领域,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以回归工程实践为重点,以工学交替为手段,在生产一线培养动手能力强、会设计、懂运行、善管理的化工工程师。
要求: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加深对科学、技术、职业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知识综合能力、规范运用能力、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提升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开创进取精神、乐观主义精神、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坚定的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从而具有独立从事化学工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与决策等能力。
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应获得的KAQ与相应的企业培养环节见表9。
表6 企业培养标准实现表
企业培养标准 |
企业培养环节 |
知识 |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通过企业的社会实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社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知识。 |
工具性知识 |
在完成相关实习报告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撰写报告,熟悉对文献检索工具、办公操作软件等工具性知识。 |
专业知识 |
通过企业各阶段的实习和设计,对能源化工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得到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规范的理解与应用。 |
相关领域知识 |
通过认识实习、社会实习和毕业实习,了解能源化工相关领域的知识。 |
能力 |
获取知识能力 |
通过各阶段的学习和撰写报告,掌握资料查询、归类、综合等基本方法,并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 |
应用知识能力 |
通过化工项目设计、施工或研究方案的制定、分析、讨论、改进和总结,培养学生对化工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
工程实践能力 |
通过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实践教学,采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方式,了解本专业的技术标准,并“真刀实枪”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
开拓创新能力 |
在企业实践各阶段,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提高工程创新能力。 |
组织管理能力 |
通过与工程项目组的各项活动,了解工程项目的任务、人力和资源的协调与分配,并训练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
交流合作能力 |
通过与项目组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集体中的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并通过实习报告撰写、汇报与答辩,提高学生的书面及语言表达能力。 |
素质 |
人文素质 科学素质 工程素质 |
通过与大师专家的直接接触,学习和感受大师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工作精神。通过学习先进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 |
2.协同培养的教学/实践内容
表7在企业开展的教学/实践内容
实施学期(时间) |
周数 |
教学/实践内容 |
属性 |
备注 |
第五学期 |
2 |
金工实习 |
|
|
第七学期 |
1 |
认识实习 |
|
|
第九学期 |
4 |
生产实习 |
|
|
第十一学期 |
12 |
毕业设计、论文 |
|
|
表8校企联合开设课程
3.协同培养的考核方式
(1)各阶段内容与形式根据培养方案执行。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各阶段企业学养标准和考核要求,共同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2)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和人格养成作为核心,实现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元化,包括大作业、实践报告、在企业实习的综合表现、企业导师评价、实习答辩等,均将成为课程考核学生的重要方式。
(3)根据培养目标提出新的毕业要求,增加对能力的要求、对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的要求和毕业设计的要求等。对于各专业的特殊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参与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取得的各类成果和经历,均在毕业成绩单上反映出来。
(4)企业实践结束后,学生需填写《2023白菜网站注册大全全日制本科学生专业实践考核表》,其中要求撰写的实践报告部分根据实践时长,平均每天不少于500字。实践活动所在企业(单位)和学校指导教师分别就实践学习情况和实践报告内容给出考核意见,然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就实践报告采取答辩方式进行面试考核。实践考核考核等级采用实习总结、实习汇报、导师评分、面试多重评定方法,根据加权平均分将考核结果分成5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4. 实施企业
表9 实施协同培养企业要求
说明:参与校企协同培养的学生修读的课程和参加的实践环节,可以置换相应学分。
表10. 部分校企联合培养单位及培养内容
编号 |
企业单位 |
认识实习 |
社会实践 |
企业技能学习与实践 |
毕业实习 |
联合毕业设计 |
1 |
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2 |
污水处理厂 |
√ |
√ |
√ |
√ |
√ |
3 |
自来水厂 |
√ |
√ |
√ |
√ |
√ |
4 |
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5 |
北海炼化 |
√ |
√ |
√ |
√ |
√ |
6 |
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
√ |
√ |
√ |
√ |
√ |
(1)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直属于广西农垦企业集团公司的国有控股企业,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江南区明阳工业区,始建于1958年,是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主要从事木薯良种种植和推广、淀粉和酒精深加工、肥料、纸模制品、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物流等七大产业,主导产品有“明阳”、“潭峰”牌木薯淀粉、木薯变性淀粉、酒精等三大类,产品主要应用于造纸、食品、医药、建材、饲料、纺织、石油等行业。
公司建设有木薯变性淀粉湿法生产线、干法生产线、预糊化生产线、黄糊精生产线和酒精生产线,其中年生产能力淀粉35万吨、酒精15万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研制、生产、销售、应用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木薯变性淀粉生产企业。
该公司拥有广西唯一一家省级淀粉与淀粉衍生物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多年来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淀粉生产技术的同时不断进行自主开发创新,现已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14个,其中部分产品可完全替代国外进口同类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该中心的生物质能源酶解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广西区内首家企业承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还被自治区科技厅确定为广西首批“千亿元产业建设试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新能源产业的广西生物能源研究中心。重点拓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领域。
(2)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广西柳州市东北部的鹿寨县城洛清江畔,是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国有大型化肥生产企业,企业占地面积117.47万平方米,总资产21.38亿元,现有在职员工30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00人。自1964年成立以来,鹿化总厂已走过了40多年风雨历程,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企业不断开拓进取、发展壮大,如今已发展成为磷酸一铵10万吨、磷酸二铵24万吨、钙镁磷肥30万吨、过磷酸钙10万吨、复合肥料35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全国钙镁磷肥生产骨干企业和广西区内目前磷肥与复肥实物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企业化肥生产历史悠久,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化肥生产经验和扎实的管理基础,生产技术和装备先进,产品生产采用科学的配方和全自动控制系统及先进的质量控制手段,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所生产的“喜丰”牌和“鹿州”牌系列化肥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品质优良,增产效果显著。
鹿化公司年产24万吨磷铵工程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投资并利用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OECF)贷款,引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的一套大型氮磷复合肥工程,工程相应配套建设有年产6万吨合成氨装置、12万吨磷酸(以五氧化二磷计)装置、40万吨硫酸装置和6千吨氟化铝装置各一套,以及热电站等公用工程设施和相应的辅助工程,工程总投资约24亿元人民币。该工程于1996年全面开工建设,2001年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正式生产。随后,企业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利用磷酸装置为平台,于2005年又开发了年产10万吨的磷酸一铵产品,填补了广西生产该产品的空白。该项目自投产以来,产品产销量逐年稳步提升,2006年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量27.44万吨,销售量26.16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出口东南亚地区。
(3)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维股份")总资产3.41亿元,其中净资产1.46亿元,现有在职员工18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 主要产品有聚乙烯醇、电石、醋酸乙烯,年产量分别为3.5万吨、8.3万吨、6.5万吨,且主导产品聚乙烯醇已形成20多种规格系列,能满足国内外用户的特定要求,并以质量稳定、性能优良、规格齐全等特点,畅销海内外市场,在市场享有盛誉,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员工素质、健全的管理制度、严谨的检测手段,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优良、稳定,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其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连续多年被授予"全区用户满意产品"、主导产品聚乙烯醇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企业近年还先后荣获 "广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广西企业50强"、"全区用户满意企业"、"全区用户满意服务" 、"广西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 "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称号。
表11. 部分企业兼职教师信息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工作单位 |
备注 |
1 |
黄尚顺 |
男 |
高级工程师 |
广西化工研究院 |
|
2 |
廖永光 |
男 |
高级工程师 |
广西化工设计院 |
|
3 |
陆泰榕 |
男 |
高级工程师 |
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4 |
陈南雄 |
男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
5 |
徐乐 |
男 |
工程师 |
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
|
6 |
贾祥利 |
男 |
工程师 |
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
|
7 |
韦国军 |
男 |
工程师 |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8 |
叶朝开 |
男 |
工程师 |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十一、辅修专业课程计划表(略)
十二、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若干名)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专业特长 |
课程(专业核心、专业选修、通识选修) |
1 |
童张法 |
教授 |
博士 |
化工热力学、反应精馏一体化 |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Therm |
2 |
粟海锋 |
教授 |
博士 |
无机工艺、化工冶金 |
化学反应工程 |
3 |
潘远凤 |
教授 |
博士 |
化工工艺、材料化工 |
化工导论、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Therm |
4 |
王琳琳 |
教授 |
博士 |
化工热力学 |
化工热力学 |
5 |
秦祖赠 |
教授 |
博士 |
系统工程、工业催化 |
分离工程、化工导论 |
6 |
赵祯霞 |
研究员 |
博士 |
材料化工 |
化工工艺学 |
7 |
崔学民 |
研究员 |
博士 |
化工工艺、材料化工 |
化工工艺学 |
8 |
张友全 |
教授 |
博士 |
精细化工加工理论与技术 |
化工传递过程 |
9 |
魏光涛 |
教授 |
博士 |
化工催化 |
化工技术经济 |
10 |
文衍宣 |
教授 |
博士 |
化学工艺、材料化工 |
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 |
11 |
刘琨 |
教授 |
博士 |
化工原理、产品分离 |
化工原理(一)(二) |
12 |
刘雄民 |
教授 |
博士 |
化学工程 |
化工导论、毕业论文 |
13 |
黄祖强 |
教授 |
博士 |
无机化工工艺 |
能源化工概论 |
14 |
廖丹葵 |
教授 |
博士 |
色谱分析、生物功能材料 |
化工设计基础 |
15 |
刘海波 |
教授 |
博士 |
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工 |
波谱分析 |
16 |
李志礼 |
教授 |
博士 |
化工工艺、材料化工 |
化工综合课程专业英语 |
17 |
李志霞 |
教授 |
博士 |
可再生能源工程 |
能源化工概论、专业实验 |
18 |
胡华宇 |
教授 |
硕士 |
能源化工 |
油气储运工程、化工设计基础 |
19 |
陈丛瑾 |
教授 |
博士 |
可再生能源工程 |
可再生能源工程、分离工程 |
20 |
熊德元 |
教授 |
博士 |
化学工程 |
化工原理、毕业设计 |
21 |
薛敏华 |
副教授 |
博士 |
化工设计 |
化工设计、化工热力学 |
22 |
赵钟兴 |
副教授 |
博士 |
化学工艺、生化工程 |
化工工艺学 |
23 |
李群良 |
副教授 |
博士 |
化工环保及治理技术、生化工程 |
化工环保与安全 |
24 |
李晶 |
副教授 |
博士 |
精细化工产品开发 |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 |
25 |
付丽华 |
副教授 |
博士 |
材料化工 |
化工环保与安全 |
26 |
唐爱星 |
讲师 |
博士 |
发酶工程,微生物学 |
化工环保与安全 |
27 |
裴锐南 |
讲师 |
硕士 |
有机化学工艺 |
化工传递过程 |
28 |
李立硕 |
副教授 |
博士 |
化工设计 |
化工设计基础 |
29 |
沈芳 |
副教授 |
博士 |
石油炼制工程 |
石油加工工艺学、实习 |
30 |
柴坤刚 |
副教授 |
博士 |
材料化工 |
物理化学、纳米材料化学 |
31 |
苏通明 |
助理教授 |
博士 |
化学工程 |
工业催化 |
32 |
王艳丽 |
助理教授 |
博士 |
材料化工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33 |
张琳叶 |
副教授 |
博士 |
化学工艺 |
化工原理、化工技术经济 |
34 |
曲慧颖 |
助理教授 |
博士 |
电化学材料 |
化工热力学 |
35 |
葛圆圆 |
副教授 |
博士 |
材料化工 |
能源化工概论、化工原理 |
36 |
李仲民 |
副教授 |
博士 |
化学工艺 |
化工原理、毕业论文 |
37 |
龙云飞 |
副教授 |
|
化学工程 |
化工原理、毕业论文 |
38 |
赖芳 |
讲师 |
博士 |
可再生能源工程 |
化工原理、毕业设计 |
39 |
张燕娟 |
高级工程师 |
博士 |
化学工艺 |
化工原理、化工设计基础 |
40 |
韦小杰 |
高级实验师 |
硕士 |
实验设计及管理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41 |
梁杰珍 |
高级实验师 |
博士 |
实验设计及管理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42 |
覃宇奔 |
实验师 |
硕士 |
实验设计及管理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43 |
孙建华 |
高级工程师 |
博士 |
实验设计及管理 |
化工综合专业实验 |
44 |
吴文伟 |
教授 |
硕士 |
无机功能材料、有色冶金新工艺 |
无机化学(一)(二) |
45 |
王益林 |
教授 |
博士 |
分析化学, 光谱分析 |
分析化学(专业核心) |
46 |
朱园勤 |
教授 |
博士 |
有机化学,天然高分子改性 |
有机化学(专业核心) |
47 |
许雪棠 |
教授 |
博士 |
物理化学、光催化材料 |
物理化学(一)(二) |
48 |
黄福川 |
教授 |
硕士 |
化工机械 |
工程制图与AUTO CAD |
49 |
韦冬梅 |
教授 |
博士 |
电气自动化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
50 |
李伟光 |
副教授 |
硕士 |
可再生能源工程 |
化工安全与环保、实习 |
十三、专业责任教授(1名)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潘远凤 |
教授 |
博士 |
化工工艺、材料化工 |
化工导论、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Therm |
专业负责人签字:
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教学院长签字:
学院(盖章):